首页综合 > 正文

《他是谁》编剧“内涵”合作方?国产剧频繁烂尾到底应该由谁背锅

2023-04-07 17:37:12来源:影视音乐

刑侦剧《他是谁》“头部以下一路烂到脚”的现实,再次引发网友对国产剧编剧的大范围控诉,有人不懂“国产剧编剧都在想什么”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好好的刑侦题材,偏偏成了情感集中地,如果当成情感剧来看,一群恋爱脑的三观与故事走向,也让人瞠目结舌,人设、逻辑、立意皆有大槽点。

有人抨击《他是谁》编剧既毁了一个好题材(两大主线原型案件很有改编潜力),又浪费了原本不错的故事开头,这部剧前三分之一剧情好评度极高。

舆论高压之下,《他是谁》署名的双编剧之一吴迪忍不住发声。

这位编剧用词很“优雅”,内容却很“阴阳”,核心意思是前8集优秀的剧本是他和编剧李芳共同写的,后面难看的情感、破案等都是剧本总监自己的发挥。

查了一下《他是谁》卡司列表,的确有一位剧本总监孙阳存在,在作品播出时跟随剧方跑宣传的也是他,路演现场谈及剧情与刑侦剧本创作非常自信。

所以,这又是一部由制作方派“外行”干预创作才诞生的烂尾剧?

网友对此看法不一。

有人认为编剧吴迪此举是“甩锅”。

部分网友认为编剧是剧本第一责任人,无论创作过程中出现什么样的问题,编剧都需要为剧本质量负责,这一点署名编剧吴迪无可推脱。

而且,在《他是谁》口碑大爆时,作为新人编剧的吴迪积极与观众互动,吸引了很多关注,彼时他谈及剧本,并未提及其他人,并向观众保证后续剧情很稳。

剧火的时候积极邀功,剧扑了立马撇清关系,哪有这种好事?

但更多网友是点赞吴迪,支持他与“不良现象”硬刚。

从吴迪的发文不难看出,原本《他是谁》已经有了两位专业创作的完整剧本,片方购买后却大幅度修改,增加了大量偏离原作又质量低下的内容。

这也是编剧行业不满多年的“谁都能改我们的剧本”现象,但因为国内大多数编剧话语权太小,大部分编剧只能默默妥协,任由甲方改动自己的剧本。

实力强大咖编剧往往也难杜绝此类现象。

吴迪不替业内“潜规则”遮掩的举动,让网友看到了“年轻编剧整顿职场”的希望,纷纷为他打CALL,希望能有更多编剧勇敢反抗职场不良现象。

是支持还是质疑,网友各有看法,但如吴迪般因作品烂尾被骂后反击的编剧,已经不止一次出现,幕后团队的甩锅方式,也各有各的奇葩与狗血。

挨骂的“烂尾剧”,跳脚的编剧们

经常追剧的观众应该清楚,大家最厌恶的往往不是一部从头至尾都糟糕的低分剧,因为在作品开局便毫无吸引力时,大部分观众都已默默退场。

会让观众“心梗”的,是头好、腰庸、尾烂的“翻车爆剧”,前期精彩、中途平庸、结局史诗级爆烂的《他是谁》便是个中典型,观众越失望越愤怒。

这种情况下,属于剧情创作的编剧们,难免会成为炮轰对象,但很多国产剧,尤其是国产爆剧们,编剧团队因烂尾被炮轰时,普遍存在意难平。

古偶爆款《香蜜》播出时,剧外的腥风血雨一点也不比剧内的矛盾少,因为该剧中后期副线注水严重、主线人设崩塌,引发角色粉互掐、观众控诉编剧团队。

随后10位编剧之一的张鸢盎发文回应,大意是制作方要求注水,他们不背锅,而且张的团队加副线注水后对方又拉长了剧集,却把他们署名放在了后面。

制片人刘宁和总编剧马佳则回击大改内容,是因为合作的编剧团队给的剧本太烂,配合度又很差,店大欺客,他们不得不让责编出马想办法润色。

张鸢盎方则公布对方要求“注水”的聊天记录进行回击,双方各持一词,都认为是对方的问题,直到现在,各方的支持者还会时不时出来掰头。

七话曾经追过一部结局让观众愤怒指数完全不输《他是谁》的古偶《招摇》,这部剧的结局会让你体验一把编剧团队可能在“报社”的独特感觉。

逻辑、人设、剧情节奏什么的几乎都不存在,甚至不算一个结局。

愤怒的观众也如《他是谁》粉丝一样屠了作品广场,最后编剧兼原作者九鹭非香发长文回应,透露剧本临时被要求调整,让编剧团队苦不堪言。

在高压工作与紧张时间的夹击下,编剧团队集体崩了,疑似将他们的愤怒投入到了剧本,最终写出了一部让观众几乎与编剧“感同身受”的作品。

无论《香蜜》编剧与制作方的团队的相互“甩锅”,还是《招摇》编剧“发疯”,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,所以应该为剧本担责任的人,都觉得他们很委屈、很无奈。

各有各的苦,谁应来背锅?

编剧们觉得话语权太低,保不住自己的剧本,为了工作与生活只好任由作品被改得面目全非,等作品翻车时又要包揽观众的骂,相当憋屈。

作者尾鱼曾发文吐槽自己的小说被改得面目全非。

这一发言得到很多网友支持,但却遭遇大量业内编剧围攻,原因有二,一是觉得她吃了编剧红利又背刺编剧;二是认为编剧付出很多,外行并不懂其中的难处。

也有部分编剧是制片方的坚实拥护者。

当然,理性讨论的编剧也很多,他们的核心痛点其实都离不开“话语权”,想贡献好的剧本,却因为种种干预而失去原本的模样,妥协成了常态。

但提出各种改编要求的片方工作人员也有自己的委屈,你剧本写得那么糟糕,我们不改能行吗?这一点,被编剧控诉改剧本的宋丹丹等演员也吐槽过。

类似的情况不止国内存在,以编剧中心制闻名的韩剧圈同样如此,对方的编剧是整部作品里的最高语事人,但也经常会出现编剧任性操作,故事高开疯走现象。

导演、演员、平台方担心剧本不靠谱,都保留了提修改意见的权利,所以编剧的剧本要给片方文学部门审,但文学部门又怕通过后无法让各方满意。

于是,编剧把剧本给到片方,片方又要把剧本给到各种合作方审,再反馈给编剧无限修改,一直改到各方都满意,最终的剧本,已经不止一个人的灵魂。

更糟糕的是前期复杂的“审核修改”流程耗费了大量时间,等剧本通过后又要赶开拍时间,就产生了前期剧情慢功细磨,后续剧情仓促赶稿的现象。

仔细推敲,你会发现《香蜜》、《招摇》两部剧编剧的控诉与这一现象本质很相似。

《香蜜》方编剧团队不满制片方后期要求注水,疑似选择敷衍了事,片方只好自己动手,《招摇》编剧团队情绪崩溃的导火索,也是时间太赶,暴躁码字。

可见,编剧团队的确水平良莠不齐,但造成国产剧普遍烂尾的根源,并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一方,而是由制作流程本身存在太多问题,导致附加矛盾频出。

当然,特殊情况除外。

“打工人”频繁互撕,核心问题不断隐身

平台方、片方为了把控剧本质量参与审核无可厚非,可以防止水平不佳的编剧混水摸鱼,可因为审核破坏剧本完整性,甚至造成不当创作档期,便难辞其咎。

但很有趣,在编剧与片方的各种撕扯中,很少会有人提到本源问题,比如平台与片方不应该执着注水拉长剧情,再比如剧本创作时间不应该前松后紧。

而是将矛盾点集中在了打工人之间的互撕,编剧怪责编、审核,审核、责编吐槽编剧,有时候,场外人士提出异议,反而会先引发打工人的不满。

尾鱼吐槽剧本乱改却被大量编剧围攻事件便是典型代表,她的吐槽原本针对的是片方,某种意义上来说,她与底层编剧的诉求是一致的。

但很多编剧面对剧本被吐槽时,下意识会将矛头对向与自己相似位置的一方,能看破问题本质的工作人员也有,却明显不是普遍存在。

是他们不够聪明吗?显然不是,只不过,打工人之间的互怼是我们更直观、更容易把控到的东西,而本源的问题,却难以撼动,因为知道结果,选择习惯性转移。

于是,网友们经常看到幕后团队相互“甩锅”,问题是谁大家都知道,行业却仍源源不断输出烂尾剧,因为被顶上风口浪尖出来甩锅的,是直接责任人,却又不是问题掌控者。

这一问题如何杜绝,可能需要更专业的人士来解答,毕竟,影视行业剧本问题存在几十年却仍旧不动如山,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能改变的问题。

但作为观众,我们也能看到什么样的团队,能挣脱这种行业畸形创作循环。

在剧本选择上,行业内也有被不少观众点赞有眼光的团队,比如老牌团队正午阳光,以及是近几年持续输出爆款都市剧的柠萌娱乐。

这两个团队其实同样存在一些创作导向上的问题,七话曾经都吐槽过,但不得不承认,在乱象横生的影视圈,这两个团队在剧本平均质量上,相对可圈可点。

究其原因,还是对作品抱有足够的尊重。

正午团队很重视剧本,要么出高价请刘和平级别的金牌编剧出山,保障剧本质量,要么花时间培养新编剧,《琅琊榜》海宴、《开端》祈祷君都是这么出来的。

所有人都可以改编剧的剧本、剧都开机了剧本才写了个开头、拍出来的内容跟剧本经常不一样等等问题,归根到底,还是行业不够重视内容,没有专心做艺术的坚持。

年轻编剧整顿不了职场,因为他们开“撕”撼动不了行业长期存在的复杂制作风气,在他们向行业潜规则妥协时后给出敷衍剧本时,便注定要用专业信誉为其买单。

但真正想做艺术、有主控能力的团队却可以,行业不是没人能整顿乱象,而是满足于当下。

作为观众,我们只能希望有能力、有坚持的影视人多一点,毕竟,国产剧烂尾,无论由谁来背锅,观众都是其中的冤大头,“饭”不好吃,食客才是真的意难平。

关键词:

便民

点击加载更多

频道推荐

  • 服饰
  • 时尚
  • 物流
  • 灯饰
  • 养老